實踐環境永續
裕山重視專業技術服務與環境管理活動之間的連結,在提供土壤整治與廢棄物處理等服務的同時, 積極落實各項環境保護作為。營運據點與各案場分別建立管理機制,包含能源、水資源及廢棄物等重點資源的管理作法,透過整合機制,裕山環境在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,持續朝向企業永續與環境保護的雙重目標邁進。
環境保護政策與承諾
本公司亦於2024年取得總、分公司範圍之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。未來亦規畫陸續取得環境相關國際認證(如:ISO 14064、ISO 50001),以傳遞裕山在環境保護的重視、積極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的決心。
能源管理
Energy Management
- 使用高效能或節能認證設備,並持續汰換高耗能、節能認證設備
- 建立並持續推行裕山環境之節能文化
水資源管理
Water Management
- 持續關注水污染相關法規趨勢,確保排放廢水符合法規標準
- 優化整治流程、整治設備,減少產生廢水
- 未來持續規劃水循環利用專案,廢水回收再利用
污染物防治
Pollution Control
- 持續優化整治流程,減少空氣污染物
- 整治場致設置空氣污染防制設備去除污染物
- 訂定污染減量及防護措施,減少環境的衝擊
- 持續關注空氣污染法規趨勢,確保整治場所達到空氣排放標準
廢棄物管理
Waste Management
- 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,減少原料浪費,從生產源頭降低廢棄物產生
- 建立完善的廢棄物分類與回收機制,確保可回收資源妥善處理
- 落實循環經濟概念,將廢棄物轉製為SRF(固體衍生性燃料)
- 嚴格遵守環境部廢棄物管理法規,確保所有廢棄物處理作業合規性
指標與目標
裕山為實踐企業永續發展並有效應對氣候相關風險,除了訂定管理方針外,亦延伸設定指標與目標,並規劃短、中、長期管理措施和行動。公司制定六大管理項目,每年定期檢討執行成果,並綜合考量產業趨勢、國際永續趨勢,適時調整未來策略,確保營運模式與永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。
2025年
2026-
2027年
2028-
2038年
營運設備管理
- 升級設備基礎設施,如:增設排水系統
- 設計停機重啟程序,減少天災停機時間的影響
- 利用投保工程保險轉移風險
- 在設備採購及地上物建置時考慮氣候風險進行加固等措施
- 將天災引起的停機時間減少50%,設備損壞率降至2%以下
- 縮短因颱風造成的工程延宕天數
- 持續透過工程保險轉移風險
- 持續優化設備採購及地上物建置時,因氣候風險進行的加固或其他措施
- 導入智慧監測系統、提升應變處理效率
- 天災期間基本維持50%以上的核心設備正常運行,恢復時間縮短至1–2天
- 提高整治處理能力,降低天候干擾因素
- 增加投保範圍,如針對因氣候變遷導致之停工損失部份進行保險投保
- 持續優化設備採購及地上物建置時,因氣候風險進行的加固或其他措施
員工氣候意識培養
- 員工簽署「環保守則」比率達100%
- 提升員工參與意識,並每半年實施員工環境宣導教育
- 逐年檢視並優化「環保守則」,維持簽署比率100%
- 辦理內部二手換物活動,實踐惜物、綠色消費與生活
- 實施ESG學程藍圖,鼓勵員工自主進修,並納入績效考核分數參考
溫室氣體管理
- 建立碳排放盤查系統、制定減碳行動方案
- 減少整體能源消耗
- 廢水處理達到排放標準
- 減少製程廢水
- 開發低碳工程方案
- 優化供應鏈碳足跡
- 優化工程設計標準
- 提升資源使用效率
- 發展碳中和營運、促進產業鏈減碳轉型
- 建立循環經濟模式
- 發展創新材料應用
- 研發生產之設備零廢水產生或減量70%
創新技術研發
- 提升技術團隊能力,建立人員多面向新技術的掌握能力,加強內部專業知識儲備
- 建立研發專案規畫及追蹤機制,定期審閱研發事項及隨時調控
- 與相關單位每年至少2~3件產學合作,共同開發創新技術
- 完成1~2項結合GSR整治技術、設備的先導測試,並取得初步數據
- 加強專利項目,確保技術在市場中的競爭力
- 持續與各大專院校建立長期技術合作關係,擴大技術應用機會
- 參與或主導至少1~2項國際專案或國際組織論壇,打造公司在低碳整治領域的領導地位
- 提升技術研發能力、強化整體解決方案
- 投資於具有潛力且領先同業之新興技術(如:循環經濟)
- 提升生物整治工法量能,優化精進永續整治工法及設備,提升能源效率
- 專注於前瞻技術的研究與多面向開發,以確保業界更佳友善環境
- 建立產業影響力,加速技術升級與創新
永續法規遵循
- 建立法規追蹤及預警系統,並設置專家諮詢管道
- 透過定期培訓與宣導,提升員工對法規遵循的意識,確保全面合規,降低法律風險
- 持續推進法遵履約案件,並力求在多個領域積極參與, 提升合規性與履約率
- 發布法遵報告,提升外界對企業誠信經營的信任度
- 透過持續的合規經營與風險管理,使企業成為業界公認的「信任品牌」
- 持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,透過ESG評分提升品牌價值